|
摘要 我国央行宣布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而,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央行推出MPA的目的和必要性,我国启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基本情况,MPA框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国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有关建议。
|
|
关键词 :
央行,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监管,
建议
|
|
[1] |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会计财务处课题组. 浅议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及改革思路[J]. 金融会计, 2016, 1(5): 38-44. |
[2] |
孙淼. 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金融会计, 2016, 1(4): 62-64. |
[3] |
林斌. 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新规: 更高损失吸收能力[J]. 金融会计, 2016, 1(4): 55-61. |
[4] |
景翠莲. 央行账户管理新规与虚拟银行卡[J]. 金融会计, 2016, 1(3): 40-42. |
[5] |
盖春娥. 我国跨行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现状及监管建议[J]. 金融会计, 2016, 1(3): 28-31. |
[6] |
孙方江. 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现象引发的监管思考[J]. 金融会计, 2016, 1(3): 52-56. |
|
|
|